"当年剿匪用的。"王铁柱爱抚着马鬃,"老首长特批!"
夏至这天,陈志远亲自押队送货车前往最偏远的柳沟村。山道上的碎石在马蹄下迸溅,货箱里的盐巴、煤油和花布,是村民们预付定金等了半年的紧俏货。当车队翻过最后一道山梁时,整个村子扶老携幼等在打谷场上。
老村长捧出的货款让所有人鼻酸——一布袋零票里混着鸡蛋、粮票和手工鞋垫。会计用红绳串起的铜钱,可能是祖传的压箱底。苏晓梅数钱时格外轻柔,仿佛怕惊醒了这些沉睡的货币。
"够...够吗?"老人紧张地搓着手。
陈志远抓起一把山货放进空货箱:"以物易物也行。"这个举动瞬间点燃了交易热情。当车队返程时,货箱里装满了松茸、野蜂蜜和药材——后来这些山货在省城华侨商店卖出天价。
回程途经界碑时,楚明月突然刹住摩托。设计师指着远处山坳里的建筑群:"那是...赵家的疗养院?"
锈迹斑斑的铁门里,几栋苏式小楼沉默伫立。秦雪用望远镜观察后倒吸凉气:"窗户全焊死了,但烟囱在冒烟。"
一个月后的深夜,周雅的内参报道引发地震。题为《特权疗养院背后的黑幕》的文章里,详细揭露了赵家借"干部疗养"名义走私进口家电的勾当。配图中那辆卸货的卡车,正是当初在江临县界跟踪陈志远的同款。
秋分这天,江临店的后院搭起了临时法庭。来自三县的消费者代表,正在这里集体起诉赵家假冒产品。草帽——现在该称呼他郑局长——亲自担任陪审员,袖口露出的伤疤暗示着他真实的扫黑经历。
陈志远站在二楼窗口,看着楼下热闹的景象。三店联动的战略已经初具雏形,物流网络覆盖了曾经被赵家垄断的所有区域。办公室里新挂的作战地图上,小红旗已经插到邻省七个县。
苏晓梅敲门进来,少女手里的报表显示最新业绩:"江临店带动全县零售额增长300%"。这个数字被红笔圈出来,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。
"还有件事。"少女递上一份请柬,"郑局长女儿下周结婚,点名要我们的'雪莲'系列当嫁妆。"
请柬里夹着张便条:"老首长想见你"。字迹苍劲有力,与法院判决书上的签名如出一辙。
窗外,刘大柱正带着骑兵队训练。战马嘶鸣声中,陈志远在新换的羊皮记事本上写下:"扩张战略:1.农村包围城市;2.品牌输出;3.政商联动。"钢笔在"联动"二字上顿了顿,远处山路上,那辆消失许久的鳄鱼皮轿车正卷着尘土驶来。
喜欢重生80: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:(www.xingesy.com)重生80: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心阁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