堕胎下血不止血瘀不出症治
独参汤、回生丹
孕妇堕胎后,突然大量出血不止,面色发黄、嘴唇发白,此时宜用独参汤。若有恶血(瘀血)无法排出,凝结导致腹部胀痛,应酌情合理选用回生丹或益母丸。
【注释】女性妊娠期间堕胎后,若出现阴道突然大量出血且血流不止,同时伴有面色发黄、嘴唇发白的情况,此病症称为“脱荣” 。此时适合用独参汤大力补益气,进而促使血液生成,这体现了中医“无形的气能生成有形的血”的理论。若堕胎后瘀血阻滞、无法排出,引发腹胁部位胀痛,应根据患者身体虚实与病情缓急,恰当选用回生丹或益母丸。
(回生丹的相关内容可查看产后汇方)。
子死腹中总括
胎儿死在母腹中必须尽快使其娩出。如果孕妇舌头呈现青色,腹部疼痛,且腹部冰冷如同冰块,时间久了口中还会散发出秽臭气味。具体处理时,对于用药的寒热、峻猛或和缓,要详细斟酌权衡。
【注释】但凡各种导致胎儿损伤、死在母腹中的情况,都必须尽快促使死胎娩出,避免死胎向上冲迫心胸。不过一定要先查验孕妇症状,若舌头青色、面色泛红,肚腹膨胀变大,腹部寒冷如冰,经过一段时间后口中有秽臭气味散发出来,才可以考虑采用促使死胎排出的方法。然而还必须仔细审察孕妇身体的虚实、病症的寒热,或者适宜用寒性药物下胎、热性药物下胎,是用峻猛的药物下胎还是和缓的药物下胎,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实施。
子死腹中症治
促使死胎娩出,缓和的方剂是佛手散,峻猛的方剂是平胃散加芒硝。究竟适合用寒性药物下胎还是热性药物下胎,必须仔细审察。同时,对于产妇身体的虚实情况也要分辨清楚,切不可混淆。
【注释】当孕妇腹中胎儿死亡,需要促使其排出时,若选择缓和的方式下胎,就用佛手散;若采用峻猛的方式下胎,则用平胃散加芒硝。是适宜用寒性药物来促使死胎排出,还是适宜用热性药物,必须详细地审察后再用药。因为产妇身体有虚有实,下胎方式或缓或峻,不能混淆、草率行事,以免出现失误。
(佛手散的药方在首卷可见。)
辫子母存亡
妊娠期间出现各种垂危症状时,母子的存亡情况能够预先推断。如果孕妇面色红但舌头呈青色,那么腹中胎儿必定已死;若面色青而舌头红,孕妇自身生命就面临危险;要是面色与舌头都发青,且口角吐沫,那母子二人都性命难保。
【注释】大凡在妊娠期间出现的所有凶险危急的症状,想要知晓母子是否能够存活,可以依据孕妇面部与舌头的颜色来判定。要是孕妇面部呈现红色,而舌头是青色,这种情况下,她腹中的胎儿肯定已经死亡;要是孕妇面色发青,舌头却是红色,那么这位孕妇自身的生命就处于危险境地;倘若孕妇的面色与舌头均呈现青色,并且嘴角两边还流出涎沫,如此则表明母子二人的生命都无法保全。
胎兼症瘕
孕妇患病若需攻下之法治疗,使病邪衰减大半就应停止。经典上说,有疾病存在,用药就不会对胎儿有太大损害。只要用药与病症相适宜,又何必对此心存疑虑呢。
【注释】若孕妇原本就患有症瘕等旧疾,或者新患疾病,确实需要采用攻下之法来治疗时,用药只需使病邪削弱大半,剩余部分等待其自行消除,不能一味地持续攻邪。经典着作里讲:“有故无殒”。意思是即便药物峻猛,只要体内有疾病,药物就会作用于疾病,而不会伤害胎儿。用药使病邪削弱大半,做到用药与病症相契合,又为什么要怀疑怀孕就一定不能采用攻下之法这种说法呢?
胎不长症治
胎儿生长迟缓,是因为缺乏滋养。若是气血不足导致的,适合用八珍汤;若是脾胃虚弱引起的,适合用六君子汤。脾胃能将谷物转化为精微物质,进而生成气血。
【注释】女性在妊娠五到六个月时,如果出现胎儿生长缓慢、发育不良的情况,这往往是由于孕妇自身的体质较为虚弱。倘若这种情况是由气血两方面都不足所造成的,那么就适宜使用八珍汤进行调理;要是因为脾胃功能虚弱而导致的,就适合运用六君子汤。只要能让孕妇饮食状况良好,身体逐渐强壮起来,使得脾胃能够将食物顺利运化生成精微物质,那么气血就会日益充足,胎儿也就会自然正常生长发育了。
(八珍汤、六君子汤的药方都在首卷可以找到。)
子喑症治
子喑表现为声音嘶哑、微弱几乎没声音,但并非完全说不出话。怀孕九月时,胎儿长大,阻滞相关脉络,等分娩后,声音自然会恢复正常。
【注释】女性怀孕到九个月时,孕妇出现声音变得细微、嘶哑不响亮的情况,这就称为子喑 。这并非像完全失声,一点话语都不能说。因为少阴经的脉络连于舌根,怀孕九个月时是肾脉滋养胎儿,到这个时候胎儿发育较大,阻碍了肾脉,使其不能向上到达舌根,所以声音变得细微嘶哑。等分娩结束后,肾脉畅通,声音就会自然恢复正常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【医宗金鉴】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:(www.xingesy.com)【医宗金鉴】清代医术指南心阁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