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胁总括
瓜蒌薤白白酒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
瓜蒌薤白白酒汤,可治疗胸痹,缓解胸背部位难以忍受的疼痛。患者常伴有喘息、气短,不时咳嗽、吐痰,若因病情严重难以平卧,在原方基础上加用半夏效果更佳。
【注释】瓜蒌薤白白酒汤的组成,是用瓜蒌实、薤白(即小根菜),加水和白酒一同煎煮而成。
颠倒木金散
胸痛的病症,需分辨是属于气滞、血瘀、热饮,还是老痰所致。对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痛,可用颠倒木金散,使气血通畅。若是热饮导致的胸痛,症状轻者用小陷胸汤,重者用大陷胸汤或大陷胸丸来治疗。而顽痰导致的胸痛,则必须使用控涎丹。
【注释】胸痛的病症,一定要区分清楚到底是因气滞,还是血瘀,亦或是热饮积聚,又或者是老痰停滞所引发。颠倒木金散,由木香和郁金组成。如果是气郁导致的疼痛,就以加倍剂量的木香作为主药;要是血郁导致的疼痛,便以加倍剂量的郁金作为主药。将这两味药研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钱,用老酒调服。身体虚弱的人,加入人参,效果会更好。如果是胸中有痰饮且化热导致的胸痛,症状较轻的,适宜用小陷胸汤;症状严重的,就用大陷胸汤或大陷胸丸来治疗。倘若吐出的痰液黏稠,痰量又多,那么就需要使用控涎丹。
枳芎散 枳橘散 柴胡疏肝汤 加味逍遥散 左金丸 当归龙荟丸
胁痛若发生在左侧,多属于瘀血停留。瘀血较轻时,可用枳芎散,药物为枳壳、抚芎、郁金、甘草;瘀血严重的,则需用攻逐瘀血的方剂。若胁痛在右侧,多属痰气阻滞。疼痛严重的,宜用控涎丹、十枣汤等逐饮之剂;疼痛较轻的,可用枳橘散,即枳壳、橘皮、片子姜黄、甘草来治疗。肝脏实症,会有叹息、难以转侧的症状;肝脏虚证,疼痛会牵引至肩胸部位。肝脏实证,治疗宜用疏肝的柴胡疏肝散,其药物组成为柴胡、白芍、甘草、香附、枳壳、陈皮、川芎。肝脏虚证,可用逍遥散加川芎、细辛、陈皮、生姜,以缓肝止痛。对于肝虚有热,可用左金丸(吴茱萸、黄连);肝实火旺的,用当归龙荟丸。若是因积食导致胁痛,需用化滞丸攻逐积食。
【注释】胁痛如果出现在左侧,大多是由于瘀血在体内停留所致。这里说的“轻”,是指瘀血症状比较轻的情况,此时适合使用枳芎散进行治疗。而“重攻”,指的是瘀血症状严重的情况,这种时候就需要使用能够攻逐瘀血的方剂。枳芎散的药物构成就是枳壳、抚芎、郁金以及甘草。如果胁痛发生在右侧,多数是因为痰气阻滞引起。“重逐饮”意思是对于疼痛严重的情况,应该使用像控涎丹、十枣汤这类能够攻逐水饮的方剂。而枳橘散,由枳壳、橘皮、片子姜黄和甘草组成,适用于治疗疼痛症状较轻的情况。当人体出现肝脏实症时,会表现出叹息,并且身体难以转侧的症状;而肝脏虚症,则会出现疼痛牵引到肩胸部位的情况。对于肝脏实症,治疗适宜选用具有疏肝理气功效的柴胡疏肝散,该方剂的药物组成包括柴胡、白芍、甘草、香附、枳壳、陈皮以及川芎。若是肝脏虚症,就需要使用逍遥散,并在其中加入川芎、细辛、陈皮和生姜,以此来起到缓肝止痛的作用。对于肝虚并且有热的情况,适合使用左金丸,其药物只有吴茱萸和黄连两味药。要是肝实火旺,就需要用到当归龙荟丸。要是胁痛是因为积食所导致的,那就必须使用化滞丸来攻逐积食,以缓解胁痛症状。
腰痛总括
腰痛的病因包括肾虚、风邪、寒邪、湿邪、痰饮、气滞、血瘀、湿热以及闪挫损伤,共九种。若腰痛极其严重,且患者面色忽而泛红、忽而发黑,这种情况往往难以医治。
【注释】腰痛这一病症,致病原因多种多样。其中,肾虚可引发腰痛,人体正气不足,肾的精气亏虚,腰部失于滋养,就会出现疼痛。风邪侵袭人体,风性善行而数变,可导致腰部疼痛游走不定。寒邪具有凝滞收引的特性,寒邪客于腰部经络,气血凝滞不通,会引发疼痛。湿邪重浊黏滞,易阻遏气机,湿邪困于腰部,会出现腰部重着疼痛。体内痰饮停滞,阻碍气血运行,也可能造成腰痛。气机郁滞,气行不畅,不通则痛,可导致腰部气滞作痛。瘀血阻滞腰部经络,使得气血运行受阻,会引起血瘀腰痛。湿热之邪蕴结腰部,灼伤经络气血,也会产生疼痛。此外,突然的闪挫损伤,致使腰部经络气血受损,同样会出现腰痛。在所有腰痛病症中,如果患者腰痛程度极为严重,同时面部颜色出现忽而泛红、忽而发黑的情况,这表明心肾二脏的功能处于相互交争紊乱的状态,属于治疗难度较大的病症。
安肾丸
腰部出现悠悠作痛,且伴有身体虚弱,腰部无力,难以挺直等症状,可选用独活寄生汤、青娥丸、安肾丸来治疗。安肾丸由胡芦巴、补骨脂、川楝肉、川续断、桃仁、杏仁、小茴香、茯苓、山药组成,服用时以盐汤作为药引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【医宗金鉴】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:(www.xingesy.com)【医宗金鉴】清代医术指南心阁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