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果柴平汤 大柴胡汤
食疟痞闷噫恶食,草果小柴平胃宜,疟里便鞕大柴下,硝槟果朴量加之。
【注释】如果是因为饮食因素而患上疟疾,就会出现胃脘部痞闷不舒、嗳气、厌恶食物等症状,这种情况适宜用小柴胡汤和平胃散合方,再加上草果来清除病邪。凡是疟疾患者体内有积滞未清,出现大便坚硬的症状,适宜用大柴胡汤,再加入芒硝、厚朴、草果、槟榔来通下泻热。
清脾饮
疟疾已经汗吐下,清解未尽寒热方,清脾白术青朴果,小柴参去入苓姜,气虚加参痰橘半,饮多宜逐倍姜榔,渴热知膏天花粉,食滞麦曲湿泽苍。
【注释】疟疾患者已经经过发汗,或催吐,或攻下等治疗后,若表证与里证都已消除,按照治疗原则应当进行清解,此时适宜使用清脾饮来和解。清脾饮的药物组成包括白术、青皮、厚朴、草果、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甘草、茯苓、生姜。若患者气虚,就加入人参;若痰多,加入橘红并加倍使用半夏;若体内水饮较多,加倍使用生姜并加入槟榔;若有口渴、发热症状,加入知母、石膏、天花粉;若有饮食积滞,加入麦芽、神曲;若湿邪较盛,加入泽泻、苍术。
久疟 虚疟 劳疟
长期患疟导致正气虚弱、脾胃功能衰弱,可斟酌选用四兽饮、补中益气汤等方剂。因劳累久病而气血两虚引发的疟疾,称为劳疟,可用十全大补汤加大量鳖甲治疗,若有热象则去除黄芪、肉桂,加入柴胡、黄芩。
【注释】长期遭受疟疾困扰,会使得人体的形体和正气都变得虚弱,脾胃功能也随之衰弱,出现不想进食的症状。这种情况下,适宜使用四兽饮、补中益气汤等方剂,依据具体病情慎重考虑选用。若是因为长时间患病、身体劳损,造成气血两方面都亏虚,进而患上疟疾,这种疟疾就叫做劳疟。对于劳疟,适宜运用十全大补汤,并且要加倍使用鳖甲。如果热的症状较为严重,就把黄芪和肉桂去掉,添加柴胡和黄芩。
柴胡截疟饮 密佗僧散
诸疟发过三五次,表里皆清截法先,未清截早发不已,已清不截正衰难,截虚柴胡截疟饮,小柴梅桃槟常山,截实不二佗僧散,烧酒冷调服面南。
【注释】凡是疟疾,按照常规疗法进行治疗,发作过三五次后,如果表症和里症都不存在了,应当先使用截疟的药物来截住疟疾。
如果在表证和里证还没有清除的时候过早地截疟,那么疟疾必然会反复不停地发作。如果表证和里证已经清除却不进行截疟,就会导致正气衰弱而邪气强盛,从而使病情难以治疗。对于身体虚弱之人的疟疾,适宜用小柴胡汤加上常山、槟榔、乌梅、桃仁,与生姜、大枣一起煎药,连药渣一起放置露天一宿,第二天疟疾发作前一两个时辰稍微温热后服用。如果出现恶心症状,就用糖拌乌梅肉来压制。对于身体壮实之人的疟疾,适宜用不二饮全方,或者用密佗僧研成的细末,大人服用七分,小儿根据年龄等情况酌量,用冷烧酒调服,面向南方按照前面的方法服用。如果服用一次没有痊愈,再服用一次必定能止住疟疾,服药期间要禁忌食用鸡、鱼、豆腐、面食、羹汤、热粥以及其他热性食物。
痎疟疟母
痎疟经年久不愈,疟母成块结癖症,形实控涎或化滞,攻后余法与前同。
【注释】痎疟,指的是历经一年都没有痊愈的陈旧性疟疾。疟母,则是长期患疟后,在腹部形成的块状痞积。对于身形壮实的患者,适宜使用控涎丹来攻逐体内的痰饮,或者使用化滞丸来攻逐积滞。攻邪之后的后续治疗方法,与前面所讲的治疗疟疾的方法相同。
桂枝麻黄柴胡四物去杏仁加桃仁汤
疟在夜发三阴疟,桂麻柴物杏易桃,鬼疟尸注多恶梦,恐怖苏合效功高。
【注释】疟疾若在夜间发作,被称作三阴疟疾。初期发热时,适宜将桂枝汤、麻黄汤、小柴胡汤、四物汤四方合剂使用,把方中的桃仁换成杏仁,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药物来发汗解表。发汗解表之后,后续治疗与之前治疗疟疾的方法相同。鬼疟也大多在夜间发作,这是由于尸气侵入人体所致,与三阴疟疾相比,鬼疟夜间会多做噩梦,时常产生恐怖之感,适宜用苏合香丸来治疗。
霍乱总括
霍乱发病急促,在短时间内身体状态急剧变化,患者会同时出现心腹剧痛、呕吐与泄泻的症状。若出现想吐却吐不出,想泻又泻不出,只有心腹剧痛的情况,这就是干霍乱,也叫做搅肠痧。倘若还伴有舌头卷曲、筋脉收缩的症状,甚至阴囊、睾丸等阴部内缩入腹,病情就很难治疗了。
【注释】想要呕吐却吐不出来,想要腹泻却泻不下去,心腹部位剧烈疼痛,这种病症称为干霍乱,又叫做搅肠痧。
如果出现舌头卷缩、筋脉拘挛的症状,那么睾丸和阴部可能会内缩入腹,此时病情难以治疗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【医宗金鉴】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:(www.xingesy.com)【医宗金鉴】清代医术指南心阁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