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师说:诊脉应当观察脉象的太过与不及。若寸口脉微(阳脉呈现阴脉之象),尺中脉弦,就会发生胸痹而疼痛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人体极为虚弱。如今可知上焦阳虚,之所以出现胸痹心痛,是因为尺中脉弦,下焦阴邪过盛。
【注释】脉象太过会引发疾病,不及同样会引发疾病,所以诊脉要通过观察太过与不及来判断病症。阳微,指寸口脉微,阳脉出现阴脉特征表明阳不及,意味着上焦阳虚。阴弦,指尺中脉弦,阴脉呈现阴脉特征表明阴太过,即下焦阴寒实证。凡是阴寒实证之邪,都能够向上侵犯上焦阳虚之处,所以会导致胸痹心痛。胸痹病情较轻的,类似现在所说的胸满;病情较重的,类似现在所说的胸痛。
【集注】李彣说:《内经》讲:胃脉平和时不易察觉,太过或不及就会出现病症。寸脉属阳,用于候上焦,正好对应胸中部位。若阳脉不及而显微弱,就是阳虚,病在上焦,所以会患胸痹。尺脉太过且弦,就是阴盛,可知病在下焦,因此阴邪上逆而导致疼痛。
尤怡说:上焦是阳气所在之位,而微脉表示极度虚弱,所以说责其极虚。
平常人没有恶寒发热,却出现短气、呼吸不畅,这是实证。
【注释】平人,指没有疾病的人。无寒热,即没有表邪。平常人无缘无故出现短气、呼吸不畅的症状,不能认为是虚证,这必定是邪气阻滞在胸中,闭塞不通,阻碍呼吸,应当从实证的角度考虑。
【集注】李彣说:上一节说责其极虚,这里又说实证,为什么呢?《内经》说:邪气之所以能够侵犯人体,必定是正气先虚,邪气留滞而不离去,疾病就表现为实症。不过短气与少气有所区别,少气是气息微弱,说话声音低,《内经》说:说话声音低微,整天重复言语,这是元气耗夺。短气是呼吸短促,不能连续,似喘又不是喘,好像有气上冲,所以像喘但不耸动肩膀,像呻吟但没有痛苦的表情。
尤怡说:平人,指平素没有疾病的人。无寒热,即没有新感外邪。却出现短气、呼吸不畅,应当是体内之气因邪气阻滞而呈实症,可能是痰、食积或水饮阻碍了气机的升降。
胸痹之病,表现为喘息、咳嗽、吐痰,胸背疼痛,呼吸短促,寸口脉沉而迟,关上脉小紧而数,用栝楼薤白白酒汤治疗。
【注释】寸口脉沉而迟,沉表明里气滞,迟表明脏腑内寒,主上焦脏腑寒气阻滞。关上脉小紧且数,小主阳虚,紧数主寒痛,表明中焦气机急迫、寒邪疼痛。胸背是心肺所在之处,阳气一旦虚弱,各种寒邪阴邪就会乘虚而入,导致胸背气机闭塞不通,病情轻者表现为胸满,重者表现为胸痛,这是必然的道理。喘息、咳嗽、吐痰、呼吸短促是胸痹必然出现的症状。使用栝楼薤白白酒汤治疗,是运用辛味药来开通胸痹,用温性药来运行阳气。
【集注】赵良说:凡是寒浊之邪阻滞在上焦,就会阻碍上下往来之气,堵塞前后阴阳之位,从而导致喘息、咳嗽、吐痰、疼痛、呼吸短促等症状。
程林说:胸中是心肺所居之处,所以会出现喘息、咳嗽、吐痰。各种阳气在胸中受纳,然后转输到背部,气机痹阻不通,就会出现胸背疼痛,气息短促。
栝楼薤白白酒汤方剂:
栝楼实(一枚,捣碎) 薤白(半斤) 白酒(七升)
以上三味药,一同煎煮至剩二升,分两次温服。
胸痹,不能平卧,心痛连及背部,用栝楼薤白半夏汤治疗。
【注释】上一条胸痹胸背疼痛,还能平卧,因为疼痛较轻且气未上逆。这一条心痛连及背部且不能平卧,表明疼痛剧烈且气上逆。所以仍用前方,大量加入半夏以降逆气。
【集注】尤怡说:胸痹不能平卧,是因为胸中疼痛剧烈,肺气上逆不能下行。心痛连及背部,是因为气机闭塞,前后不通畅,所以痹阻更为严重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有痰饮相助。
栝楼薤白半夏汤方剂:
栝楼实(一枚,捣碎) 薤白(三两) 半夏(半升) 白酒(一斗)
以上四味药,一同煎煮至剩四升,每次温服一升,一天服三次。
【集解】魏荔彤说:使用半夏的苦味,以开郁行气,疼痛剧烈表明郁结严重,所以减少薤白的用量,使用半夏的燥性,更能使胶腻的痰饮随着药汤被荡涤。一天服三次,也是因为从上焦治疗,应慢慢多次服用。
心痛连及背部,背痛又连及心脏,用乌头赤石脂丸治疗。
【注释】上一条心痛连及背部,还有疼痛休止的时候,所以用栝楼薤白白酒加半夏汤这种平和的方剂治疗。这一条心痛连及背部,背痛又连及心脏,是疼痛连绵不止,表明阴寒邪气极为强盛,几乎要使阳气熄灭,不是薤白白酒汤所能治疗的,所以用乌头赤石脂丸治疗。方中乌头、附子、蜀椒、干姜,一派大辛大热之药,别无他顾,只是峻猛驱逐阴寒邪气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【医宗金鉴】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:(www.xingesy.com)【医宗金鉴】清代医术指南心阁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