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水敲打着教室的玻璃窗,林小羽趴在课桌上,指尖划过一封来自青山乡中心小学的信。信封边缘有些磨损,上面贴着孟晓冉画的向日葵邮票,邮票下方是歪歪扭扭的字迹:“寄给林小羽姐姐收”。这是 “山野成长计划” 启动后收到的第一封乡村孩子的回信,也是 “青春小卫士跨校联盟” 发起的 “城乡成长书信计划” 的首批成果。她的校服袖口沾着墨水渍,发间的向日葵发卡被窗外的阳光照得透亮,像在为这封跨越城乡的信注入暖意。
“小羽!又来信啦?” 李诗涵抱着一摞信封冲进教室,马尾辫上的紫色发带随着动作甩动,“今天的邮包特别沉,青山乡的孩子们肯定写了不少悄悄话!” 她把信封在课桌上排开,每个信封都画着不同的图案:有扎羊角辫的女孩举着向日葵,有瘦高个男孩在松树下看书,还有乡村常见的鸡鸭牛羊围绕着 “成长” 两个字。陈雨欣正用剪刀裁开硬纸板,准备做 “书信展示墙”,画板上已经画好了框架,左边写 “城市的阳光”,右边写 “山野的清风”,中间用箭头连接成心形。
王浩抱着一个纸箱走进来,里面装满了男生们的回信。他从里面抽出一封最厚的信,信封上画着篮球架和麦克风:“这是青山乡男生写给我们的‘变声期烦恼’,他们说听了上次的讲解,还是想知道‘怎么在体育课上不被嘲笑声音尖’。” 新加入联盟的志愿者们围过来,七手八脚地帮忙分类书信,有人负责登记女生信件,有人整理男生话题,还有人给信封贴上对应的情绪标签 —— 红色代表 “困惑”,黄色代表 “分享”,蓝色代表 “感谢”。
小羽拆开那封来自扎羊角辫女孩的信,信纸是乡村学校的练习本纸,边缘有轻微的褶皱,字迹却工工整整:“小羽姐姐,上次你们种的向日葵发芽了,我每天都给它浇水。最近我胸部开始胀痛,晚上睡不着,奶奶按照你教的方法给我缝了宽松的内衣,可我还是害怕在学校被男生笑……” 信的结尾画着一个流泪的向日葵,旁边写着 “我是不是真的和别人不一样?”。小羽的指尖轻轻抚过那个哭脸向日葵,想起五年级时自己躲在被窝里摸胸口的慌张,眼眶突然有些发热。
“这些信里提到最多的是‘自卑’和‘孤独’。” 孟晓冉抱着笔记本走过来说,她的本子上记录着书信分析:女生主要困惑身体变化和校园嘲笑,男生集中在变声期自卑和缺乏运动指导,还有 12 个孩子提到 “想知道城市同学的青春期是什么样的”。她指着其中一页:“这个叫石头的男生说,他因为喉结突出被起外号‘长脖子鹿’,不敢和女生说话,这和王浩以前遇到的情况很像。” 王浩凑过来看,摸着自己的喉结说:“我得给他写封长信,告诉他这是男子汉的标志。”
“青春小卫士” 紧急召开跨校联盟会议,讨论如何回应书信里的需求。李诗涵提议建立 “线上悄悄话信箱”:“乡村学校没有电脑,但我们可以每周录科普音频,让校长帮忙播放!” 陈雨欣立刻拿出画板:“我可以把音频内容画成漫画,做成‘有声漫画书’寄过去!” 王浩则建议开战 “男生成长线上沙龙”:“每月选一个周末,让城乡男生视频聊天,讨论变声期、身高焦虑这些话题。” 小羽最后补充:“我们还需要建立‘物资循环站’,收集城市学生的闲置少女内衣、运动鞋,消毒后寄给乡村孩子,附上鼓励卡片。”
计划实施的第一个难点是音频录制。小羽和伙伴们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在广播站录音,主题从 “月经期间的睡眠技巧” 到 “如何应对校园嘲笑”,每个音频开头都有李诗涵设计的主题曲:“向日葵开花啦,我们长大啦,身体变化不可怕,我们一起面对它……” 孟晓冉负责给音频配插画,她在每个音频封面画城乡孩子手拉手,背景是一半城市一半山野的向日葵花田。第一次录音时,孟晓冉紧张到声音发颤,小羽握着她的手说:“就像在给远方的朋友讲故事,自然就好。”
“物资循环站” 的筹备同样充满温暖。小羽在学校公告栏贴出倡议后,三天就收到了两百多件闲置物品。有女生在少女内衣里塞手写卡片:“这是我穿小的内衣,希望它能陪你安心长大”;有男生在运动鞋里放便签:“这双鞋陪我打赢过篮球赛,现在送给你,跑起来更有劲儿!” 李诗涵和妈妈一起给每件物品消毒、贴标签,标签上印着 “青春接力,温暖传递” 的字样。王浩的妈妈是裁缝,特意帮忙修改内衣尺寸,笑着说:“这些针线活,就当我给孩子们的成长礼物。”
男生线上沙龙的第一次尝试有些笨拙。乡村学校的网络不稳定,视频画面时不时卡顿,瘦高个男生石头的声音断断续续:“我…… 我不敢…… 在女生面前说话……” 城市男生们立刻打字鼓励:“我们班也有男生这样!”“你打篮球很棒吧?用特长吸引注意力呀!” 王浩特意穿了和石头同款的篮球服,举着写有 “喉结是男子汉勋章” 的牌子出现在镜头里,石头的脸慢慢从屏幕后探出来,嘴角悄悄扬起。沙龙结束后,石头给王浩写信:“原来你们也有这样的烦恼,我以后敢抬头走路了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《青春向阳生长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心阁书院小说网更新,站内无任何广告,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心阁书院!
喜欢青春向阳生长请大家收藏:(www.xingesy.com)青春向阳生长心阁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