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封诸侯,如今虽未波及战乱,但子孙后代呢?想到这里,他们愤怒无比,目光如刀般射向儒生,特别是淳于越,恨不得将其吞食。
起初他们只是围观,但此刻已无法平静。
百姓意识到淳于越提出的分封制关乎家族未来。
这一发现让他们难以容忍。”你这腐儒,竟想动摇秦统一根基,置子孙于战乱之中,当真可恨。”
“分封制不过是封出一群王,必将导致天下大乱,你这不忠不义之人,该死。”
“杀掉他。”
“这些儒生也是祸国之辈,罪不可赦。”
“杀无赦!”
顷刻间,民众情绪高涨,纷纷怒指儒生,痛斥不止。
无论何时何地,利益才是根本。
若与己无关,或许只作壁上观;一旦涉及切身利益,必定全力抗争。
在朝堂决策中,分封制与郡县制的选择权在于嬴正。
然而,若要确保大秦长久稳定,将权力集中于中央,郡县制无疑是最佳选择。
分封制存在诸多隐患,难以稳固统治根基。
即便普通人也能明白,分封制会导致分封出众多诸侯,最终重蹈覆辙,天下再次陷入混乱,这直接关系到每一位百姓的利益。”我……我……”
听着方圆激烈的指责,百姓们的愤怒彻底爆发,淳于越神情慌张,连平日坚定的儒生此刻也面露不安。
这一切与他们预想的情景截然不同。
他们本是前来劝说大王遵循旧制、恪守礼法,怎料竟成了大秦的罪人?
“荒唐至极,竟敢与我抗衡,还妄图利用民意。”
嬴奇冷眼旁观,对淳于越的算计嗤之以鼻。
淳于越召集儒生,一方面倚仗人多势众,希望朝廷不便过分针对;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壮大声势,争取咸阳百姓的支持,借民意施压嬴正。
但如今,在嬴奇寥寥数语间,局势逆转。
淳于越苦心经营的民意不仅未能助己,反而成为致命威胁,甚至牵连五千儒生的性命。
嬴奇此举名正言顺,天经地义。
四周百姓的谴责声依旧不绝,淳于越及儒生们的脸色愈发苍白。
此时,嬴奇举手示意安静:“大秦子民,请听本君一言。”
声音落下,宫外的喧嚣逐渐平息,众人齐齐望向宫墙上的人影。”数日前,我班师回朝,为大秦千秋万代的长治久安,与百官商定推行郡县制。
今日,我也已向父王呈报,郡县制框架已然确立。”
“淳于越与这些儒生,违背秦律,触犯国法,行为不忠不义,更扰乱国家根本。”
“他们心怀私欲,妄图使大秦再度陷入动荡,让黎民百姓重陷战乱纷争。”
“此罪,绝无宽宥之理。”
“吾大秦子民。”
“你们认为这些叛逆该当何罪?是否应以血昭示天下,警示那些妄图祸乱社稷者?”
嬴奇环视众人,声音低沉而有力。
此言甫出,人群一时沉默如水。”杀!杀!杀!”
“杀……杀……”
四面八方的百姓疯狂呐喊,声音震天动地。
王宫内外充斥着汹涌的杀气,矛头直指淳于越及五千儒生。
秦王殿内,即便隔着厚重的宫墙,这喧嚣的怒吼依旧清晰可闻。
群臣奏议戛然而止,纷纷望向殿外。
淳于越此举已引得满朝哗然,此事若处理不当,对大秦将是一场灾难。”这宫外的喊声,似非儒生所为。”
嬴正微露疑惑,淡淡开口。”陛下。”
“宫中恐有变故。”
“这般激烈的喊杀,莫非是太子引发了民愤?”
王绾神情忧虑,低声说道。
此言一出,众臣脸色瞬间大变。
若是真如他所言,那后果不堪设想。
一旦民怨爆发,将难以平息,后果极其严重。
此刻,即便是蒙逸、韩非等人也难掩焦虑。
然而,嬴正端坐高台,神色泰然,毫无波澜。”无须慌张。”
“继续议事。”
“宫外之事自有专人回报。”
嬴正语气平稳,流露出对儿子的信任。”遵旨。”
群臣虽被迫压下心中疑虑,却无人能安心,因为此事实在重大。
视线转移。
在这震耳欲聋的呼喊声中,淳于越与五千儒生的身影几乎被彻底淹没。
他们面色皆变,苍白如纸。
他们试图辩解,却显得如此无力。”民意如此,渔轮应这般使用。”
嬴奇心中暗笑。
随即。
他厉声高呼:“大秦禁卫军何在?”
辛胜迅速自宫门而出,宫门敞开。
一队队禁卫锐士疾步而出,黑甲如潮,瞬间包围了宫外数千儒生,长矛、长戟对准他们。
只等嬴奇一声令下,便可尽数擒拿。”淳于越。”
“还有你们这些悖逆大秦、扰乱天下的逆臣,听好了。”
“你们触犯秦律,犯下大逆之罪。”
“本君要杀你们,百姓亦欲除之,此乃民意。”
嬴奇冷声道。
淳于越脸色骤变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大秦:长公子,铁血铁骑破六国请大家收藏:(www.xingesy.com)大秦:长公子,铁血铁骑破六国心阁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