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军控制了南宁城之后,便派遣随军而来的五千多名精干的官吏入城,开始接管南宁城。
进城之后,这些人便分工合作,有的负责去控制城池,有的去查封官仓,各司其职。
李三春是其中之一,她虽然姓李,却不是和李希音一个村的,而是凤栖镇的流民,在李希音掌管凤栖镇后,李三春不仅可以吃上粮食,还被送进学校读书。
在那里,当老师询问她的名字时,李三春想着李希音,鬼使神差地说了一句:“我姓李,没有名字。”
后来老师给她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李三春,再后来,李三春在几次参加军队考核被淘汰了之后,便放弃了成为李希音手里利剑的想法,转而专心读书,很快在第一次小学联考里进入凤栖中学继续读书,在今年秋季的大考里考核通过,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乡镇官员。
在这次西征时积极报名参加,来到了这里。
进城时,李三春充满憧憬地看了李希音一会,然后步履坚定地走进城,开始她的工作。
李三春负责的是对流民的登记与救治。在去官仓领粮食的时候,李三春看着官场里堆积如山的粮食,再想了想城门外边看见的骨瘦如柴的流民和地上时不时看见的白骨,忍不住咒骂一声:“这些该死的贪官!该死的世道!”
领了粮食之后,李三春和同僚们出了城门,开始煮粥,然后给那些被士兵带来的流民登记并发粥。
发完粥,李三春和同僚们还得一个个去找这些骨瘦如柴的百姓了解情况。
很快,第一个男孩走了进来,他全身如同皮包骨头一般,身形颤抖着。
李三春叹了口气,一个问题一个问题问着,比如从哪里来?还有家人吗?等等。
到了最后,李三春神情严肃地问了一个问题:“你吃过人吗?”
少年闻言一僵,眼里流出泪水……
其实由于这些年,流民遍地,在逃荒路上常有易子而食的惨剧发生,谁也说不清楚那些路上的白骨到底是怎么来的。
因此,对于一般的流民,义军也只是做个登记,也没法做些什么,更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些人,毕竟要是没有义军,谁也不知道他们自己现在又是什么样子。
不过,对于一些罪大恶极的丧失了人性的人,义军还是把他们抓起来斩杀了。
在做这些登记的时候,义军这些官员再一次真切感受到,如今之天下,还是一片末日景象啊!
……
李希音命令手下休整一天,自己则于腊月三日主持了南宁地区第一批死刑人员的处决,其中甚至包含了两个入城之后便侵入百姓家里伤人的义军士兵,李希音直接判处了死刑。
李希音此举,不仅安定了地方,更震慑了军队里一些人,告诉他们义军的军规不可触碰!
处理完这些本打算继续西征的李希音突然收到王蛮送来的奏报,他率领第二师进攻钦州,一直没有攻下,今天忽然有英法联军自南海而来,阻挠义军攻城,并与义军交火。
王蛮有些不敌,发信来求援。
李希音恰在此时,也得知了南宁知府和崇左知府与法国人签订的卖国协议,顿时十分生气,命令骑兵营追捕这两个人。
在短暂思考之后,李希音做出了安排,她命令石达开的第六师向西北推进,配合杨金娥进行百色会战,解放百色。
然后命令丁壮带领第三师、第四师继续西征,解放崇左之地。
最后,李希音亲自率领第十师和三大营,奔袭钦州湾,会一会这英法联军。
发布命令之后,李希音带着两万大军昼夜奔袭,于第四日傍晚抵达钦州地区,此时,李希音得知英法联军舰队停靠在钦州湾的龙门港里面。
李希音翻开地图一看,顿时眼前一亮,这龙门港里面确实是又宽又长,左右最宽二十里,南北五十里,堪称是一片内海,但是其连接钦州湾的入海口却十分窄,最宽不过一千米,且有岛屿横亘在里面。
因此,李希音当机立断,从军中选取精锐之兵一千人,携带火炮二十门,炮弹若干,奔袭龙门港口后封锁龙门港。
这支部队离开之后,李希音开始研究第一师给出的情报,英法联军约有步兵两三千人,都配备的火枪,且有射程十分远的舰炮支援,实力很强。
对此,李希音决定分兵两路,第十师除一个团看住钦州的清军之外,其余各部分别控制龙门湾右岸地区。
第二师主力调动到龙门湾左岸,封锁左岸地区。
李希音带领三大营直接对上这三千英法联军,决定了之后,李希音让士兵休整一番后,于第二天中午到达钦州以南,与英法联军对峙。
双方拉开阵势,李希音命令骑兵营在前,使用弓箭和刀枪,进行掩护,而神机营藏在后面借机布置火炮和各种火器,并且一千火枪手准备好。
李希音甚至命令士兵用一袋袋沙土垒起了堡垒。
英法联军看见骑兵没有什么火器,全靠那些冷兵器和弓箭,顿时看不起义军,就让士兵挤成一排,然后端着枪慢慢走过来,后面的炮兵也持续跟进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觉醒农女造反路请大家收藏:(www.xingesy.com)觉醒农女造反路心阁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